近些年,兼具家庭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功能的境外保险备受国内投资者的青睐。
据《中国高净值人群出国需求与趋势白皮书》数据,近五成的高净值人士表示会继续增加海外金融配置,目前这些人的海外金融投资已占他们投资资产的16%,境外保险占海外金融投资比高达45%。33%的高净值人士选择保险作为海外金融投资的最主要渠道。
中国保险咨询网给大家详细分析,为什么高净值人士会选择保险作为海外投资的主要渠道?
01
配置外币资产
高净值客户的生活及投资行为日趋国际化,对外币资产需求越来越高。中国有严格的外汇管制,出国留学深造及工作的敞口放开对外币有较大需求的家庭来说,就会将资产外币化提上日程。
为什么说买海外保险能实现外币配置呢?海外保单的币种基本上以美金、新币、澳币、加币、港币等货币,但几乎有95%的内地居民买的都是美元保单,因为他们现实中有这样的外币需求。从保单第二个周年日起,返还保额几个百分点的年金作为美元资产,回流到客户身上。
02
免征遗产税
越来越多的富人已经意识到遗产税开征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他们就早早的做好了准备。
绝大多数国家遗产税法案中,都会有相应规定:遗产税追溯期,遗产税开征的前5年或者前3年,有资产转移的迹象和动作,都将面临遗产追溯期的考察。所以,高资产人士在开征遗产税之前,应当做好相应规划。
保险合同里面由指定受益人是可以避税的,受益权大于继承权,所以是不会征收遗产税的。
03
债务避险
投资保险获得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收益不属于遗产,所以不在遗产税开征的范围里。同时,因为不属于遗产,则不需要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
精英人士或者私营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一些靠债务杠杆撬动的财务资产,会涉及复杂的三角债务。此时如果用一个较大额度的保单,即可进行合理合法的债务避险。
04
资产透明化藏富成需求
随着政策要求,资产透明化进程加快,但越来越多的“富豪”、“大咖”不想财富外露,通过投资海外资产(高额保单)合规的将财富隐藏在海外地区。
05
低成本的海外类信托计划安排
保单和信托其实有不少相像的地方,除税收属性方面,其结构特征和信托业可类比。投保人投资一份保单,这份保单就成了保单持有人的一份资产。保单持有人去世之后,可以通过保单转让的方式,把保单持有人变更到子女的名下,那子女就享有了保单的所有权。
有了这份保单所有权后,可以选择每年通过年金的方式拿出,也可以做保单贷款等安排,用其他更灵活的方式去处理这份自己的保单财产。
06
指定受益人可不限于法定继承人
海外保险不受国内继承法法规限定,在海外投保可以指定自己想要指定的人作为保单受益人,受法律允许和保护。通过这种安排,可以把资产转移给自己想要转移的人。这也是富裕人士、高净值人士选择海外保险的原因之一。
那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该如何配置适合自己的境外保险?
第一类对于未婚及已婚未育的人群。
他们倾向于选择健康保障和定期寿险的组合。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正处于创造财富阶段的年轻家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需要重点关注自身保障。万一罹患重疾,其最重要的就是收入中断并消耗储蓄,加上康复等,预计会影响3-5年,结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白领收入,保额在100-200万人民币区间。
第二类人群为典型核心家庭。
首先要配置重大疾病险,考虑家庭支柱收入补偿,重疾保额以3-5倍的年收入为上,以30-40万美金保额为限;然后是子女重疾保额,主要着眼点在于重疾直接相关的医疗开销,15-20万美金为宜,按照以上为原则,分配基础保额30万,在国内投保,其余部分购买香港重疾险。
第三类人群为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及企业主。
这类人群同样需要配置最基础的健康险,重大疾病险,保额在25-30万美金之间,同时单独投保高端医疗险;对于资产的规划,以香港主流的分红储蓄保单为主进行设计,额度除满足高品质生活及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以外,还应覆盖终身高端医疗的全部费用;大额保单,可选择一次性趸交或经由银行做保费融资。
第四类人群为有财富传承需求的客户。
需要配置包含门急诊及覆盖全球主要区域的高端医疗险;大额保单的配置,与家族信托进行结合,将高杠杆大额保单作为底层资产,其保额以客户的身价或需要保护的信托资产总量为标准,以实现永续传承的目的;储蓄险,结合家族信托,以资产配置的角度设定合适比例的资金规划储蓄分红保单,让信托内的资产获得稳定的增长。
第五类人群是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选择大额保单和储蓄保险。在大额保单上选择有保底收益的产品,储蓄险选择保证成分居多的年金类保单和更高分红可能的储蓄险组合。
不难发现,保险其实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家庭解决发展的问题。不仅仅可以转移风险、提高资产规模,更多的是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可以给到帮助。所以请大家一定记住,保险的功能性远远超过所能体现的收益性。让保险担负起自己家庭成长中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