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保险公司的安全机制多达十余条,且都写在了《保险法》中,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监管。
不要因为不了解,产生了不必要的顾虑,影响投保决策。
保险行业信息越来越透明,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保险公司,非常多的产品可以供消费者选择。
1
机制一:保险公司设立条件严苛
设立保险公司是十分严苛的,从下图中就可以看出想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必须要满足《保险法》第68条中的全部要求,要设立一家保险公司并不是有钱就能成立的!
保险公司的牌照非常难拿,保险经纪公司的牌照更难拿。
2
机制二: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雄厚
注册保险公司必须为2亿元实缴货币,对于资金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般来说,设立普通公司是认缴制,1000万的注册资金可以分多年缴清,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
而保险公司必须是实缴资本,而且必须是现金资本。
3
机制三:保险公司经营监管严格
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以申请破产。根据《保险法》第89条规定,保险公司想要解散,必须经过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不能想解散就能解散。
保险公司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一旦倒闭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破产有着严格的监督。有小伙伴担心,保险公司倒闭的话,自己的保单还是否有效,《保险法》第92条可以解答你的困惑。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被依法宣告破产了,保险公司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接管的保险公司。
4
机制四:保证金制度
保险公司成立并不是结束,还要缴纳“四金”——保证金、责任准备金、公积金、保险保障金,作为“投名状”。
注册资本金当中的20%是必须上交到指定银行,保险公司是取不出来的,而且是限定了用途只作“清偿债务”,不得挪为他用,这大大提高了保单的安全性。
5
机制五:责任准备金制度
保险责任准备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都没听过。
什么叫做保险责任准备金呢?
保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偿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这是保险公司按法律规定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而将保险费予以提存的各种金额。
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为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做后盾,随时准备履行保险责任。
6
机制六:公积金制度
保险公司每年会提取公司利润的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积金,这是强制性的。
公司发生亏损时,这笔钱用来弥补亏损,盈利时可增强公司的偿付能力。
7
机制七: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应对极端情况的兜底机制。
保险保障基金是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保障基金公司管理的的一种风险保障基金。主要来源是投保人购买商业保险时占很小比例的一小笔保费。
保险保障基金在保险公司出现“资不抵债”情况时,可以动用以救助公司(濒临破产时)或直接补偿投保人(破产后)。
8
机制八:偿付能力监管
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保障机制位居前列,偿付能力的监管甚至比美国保险公司还要严格。
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举措确保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长期保持充足,进而最大限度保护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9
机制九:再保机制
“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给自己买的保险,也叫做“分保”。
当保险公司超出一定范围内可能承担的责任时,也要找再保险公司“买保险”,对于客户来说,相当于双重保险。
举个栗子,张三在“李白保险”投了一份1000万的寿险,“李白保险”觉得风险太大,找了“杜甫保险”分保了500万。如果张三身故,则分别给与500万。
10
机制十:保险资金运营严监管
对于保险公司资金的用途也是会受到银保监严格监管的,下图的两张图也明确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投向是安全稳健的,不是保险公司想怎么投资就怎么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以及分散性的四个原则。
11
写在最后
在《保险法》的规定下,保险公司无论是从资质、能力、经营方式,还是从公司建立到可能出现的破产,都受到全方面的保护。
只要你对国家放心,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心,那么,就对保险公司安全性就放心。
作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保险相比于银行、证券,因为其行业的长期性、特殊性,好比造楼房的地基一样要最稳,是国家金融体系最后一道防线。
其实我们担心的问题,监管都已经在帮我们操心了,我们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踏踏实实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