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合格的保险纯咨询顾问有三个标准,分别是专业性,客观性,以及有效性。
专业性
专业性对于一个保险纯咨询顾问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连专业性都没有达标,那么或许根本不应该称之为顾问,极易造成误导,最终影响咨询效果。
当然,你可能会说了,所有人都会说自己专业,包括各种保险自媒体看上去也很专业,大家很难判别呀。
因此,我们要先搞清楚专业的定义,那到底什么才是专业呢?
首先,要用事实说话,可以追根溯源。专业和话术的最大区别在于,专业是讲究论据的,而话术就是信口开河。
比如说,重疾险经典话术之一,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18%。类似的话术你可能经常在短视频或者各种文章中看到,那专业的顾问能不能说呢?当然能,但是前提是要找到72.18%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出处是哪里?引用了哪一个论文?这个论文够不够权威?论据够不够充分?
包括其他常见的话术,比如保险代理人常说“小公司”理赔服务差,保险经纪人会说“大公司”店大欺客。这种互相攻击的话术屡见不鲜,而对于专业的保险纯咨询顾问来说,无论其观点是什么都是可以的,但支撑其观点的论据一定要充分,说话要讲根据,要拿事实说话,杜绝顺嘴胡说、捏造事实、或者是各种主观论断。
专业的保险纯咨询顾问应该是一手知识的掌握者,而不是二手话术的搬运工
如果观点拿不出论据支撑,那么就是话术无疑了。因此大家其实很容易判断一个保险顾问是否专业,你在做咨询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刨根究底地问一下,或许你就能得出答案了。
其次,要有客观性,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貌似很有理据的观点,比如,重疾险保额的设定是年收入的5倍,你是否需要某一个险种等等。对于这种观点,专业的保险纯咨询顾问是要对委托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这个过程要严谨且讲逻辑,不能忽略过程只告诉客户结果,想当然地让客户依照自己的逻辑去做决策。
最后是有效性,一名专业的保险纯咨询顾问就应该像老师一样, 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让委托人用自身的知识来理解各种保险上的专业名词。如果满口术语,客户的理解成本过高,那么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更多,效果上就会大打折扣。
不讲话术,用客观事实以及严谨的逻辑,把配置思路通俗化地解释清楚,如此才能与一般的保险销售区别开,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对客户造成销售误导,正确的引导客户选择自己适合的产品。